新竹

魔幻、心靈、奧祕——一場真實與幻象交錯的旅程。

這不只是魔術表演,而是一場超越傳統思維與感官極限的挑戰。

黃柏翰將結合精湛的魔術技法與細膩的心靈幻術,帶給觀眾非凡的互動體驗。

沒有誇張的特效,卻能撼動你的感官;沒有華麗的道具,卻能打開你心中的想像之門。

在這裡,平凡的物品將在指間幻化為奇蹟。

當念頭被讀取、選擇被預知,一切看似巧合,卻早已佈局其中。

當撲克牌躍動,將打破想像的邊界——不是真實,也非幻象,而是兩者交錯的瞬間。

當你開始質疑眼睛所見,奇蹟已然發生。

揭開未知,邀請您攜全家大小,一同踏上探尋奧祕的旅程。

活動來源:連結

本次展覽由新竹縣政府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推出,使用美術館全館展廳,展出近二百件許文融教授的重要作品,內容涵蓋書法、雕塑、當代水墨、油畫與複合媒材,充分展現藝術家豐沛而多元的創作能量。展覽以「千里快哉風」為策展主軸,取意自蘇東坡詩文所展現的浩然之氣,象徵胸襟開闊與心靈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作品更結合 AR 擴增實境技術,觀眾只需透過手機掃碼,即可在螢幕中看見另一維度的筆觸與畫面,讓作品氣韻延伸至畫框之外,帶來嶄新的觀展體驗,引領大家於理性與感性之間,體會當代藝術的深層對話與詩意意境。

誠摯邀請各界蒞臨參觀,一同感受「千里快哉風」的磅礡氣韻與許文融教授作品中蘊含的藝術魅力。

此次展出作品透過極具張力的構成,將重力、流動與靜止之間的關係重新詮釋,創造出一種凝視與感知交會的觀看方式。
觀者不僅將被作品造型與結構的美所吸引,也會在視覺之外,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震盪。
以「經變雕塑」為創作核心概念,將傳統敘事轉化為立體視覺形式,將雕塑從形象提升為敘事載體,並在其中注入覺醒與感知的交互對話。
他的作品不只是雕塑,更像是一種空間詩,一場靜默而深層的展演。
這種創作概念源於佛教經變圖的歷史傳統,例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法華經變》《維摩詰經變》等。
藝術家將此精神延伸至當代表現,使經變雕塑在現代藝術語境中,呈現出極具文化深度與造形創新的雙重價值。
講座資訊 ▍講座主題|《美的祝禱在生活——大悲心陀羅尼十種相貌之「空觀心」》 ▍主講人|林韋龍老師 ▍時間|2025年10月4日(六)14:30-16:00 ▍地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 可現場報名或線上報名 講座將深入解析《照見-意覺藝術》中經變雕塑的創作邏輯,並探討「美的凝視」如何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靈性實踐。
透過藝術與修行的交織,觀眾將理解雕塑不只是物質呈現,更是一種祈禱與覺知的能量場。

活動來源:連結

時間:2025/9/6-9/27
藝術家工作坊:9/7(日),13:30-15:00
開幕式:15:30~ 藝術家致贈畫作-那魯灣部落頭目代表接受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 (香山車站前)

創作理念
百年來,台灣這塊島上的原住民因為政治、經濟、戰爭、自然災害、資源短缺、生存等各種因素,產生個人、家族、族群的志願或非志願的島內遷徙。
從遷徙到定著,有定著後和其他族群的「涵化」、對「原生」的渴望、「復返」的期待與想像,還有「都市離散者與部落在地者」的連結,錯綜而複雜的關係與相互交疊的面向,過程中產生了多迴路的非單一性的返家路徑,這路徑是具體的空間性,也是返回母體文化的無形路徑。

此次展出作品透過極具張力的構成,將重力、流動與靜止之間的關係重新詮釋,創造出一種凝視與感知交會的觀看方式。
觀者不僅將被作品造型與結構的美所吸引,也會在視覺之外,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震盪。
以「經變雕塑」為創作核心概念,將傳統敘事轉化為立體視覺形式,將雕塑從形象提升為敘事載體,並在其中注入覺醒與感知的交互對話。
他的作品不只是雕塑,更像是一種空間詩,一場靜默而深層的展演。
這種創作概念源於佛教經變圖的歷史傳統,例如敦煌莫高窟壁畫中《法華經變》《維摩詰經變》等。
藝術家將此精神延伸至當代表現,使經變雕塑在現代藝術語境中,呈現出極具文化深度與造形創新的雙重價值。
講座資訊 ▍講座主題|《美的祝禱在生活——大悲心陀羅尼十種相貌之「空觀心」》 ▍主講人|林韋龍老師 ▍時間|2025年10月4日(六)14:30-16:00 ▍地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美學堂 可現場報名或線上報名 講座將深入解析《照見-意覺藝術》中經變雕塑的創作邏輯,並探討「美的凝視」如何成為日常生活中的靈性實踐。
透過藝術與修行的交織,觀眾將理解雕塑不只是物質呈現,更是一種祈禱與覺知的能量場。
※配合文化部臺灣文化日及臺灣女孩日,10/4(六)當天到場民眾至本館FB官網活動文章下方上傳照片及留言,可獲得精美小禮物一份。

【微處 微物 微聲之神】
【Small Places Small Things The God of Small Sounds】
林世雍個展
Lin shih-yung Solo Exhibition

展期 2025. 9/13(六) -10/25(六)
開幕 9/13 (六)15:00

微小地方發現了微物樣態,在夜裡吵醒了微聲之神,祂們還是以人形現身,他們還是沒有面容五官,牠們還是不斷上演喜劇悲劇。

微物之神是印度作家Arundhati Roy的半自傳的小說,透過童年的創傷去提出對成人的小哉問,透過許多微小的事件去展現大世界的難處。
這與我的創作有著許多呼應,因此以她的小說作為這次展覽的切入點,去對我所處世界的提問對話。
希望透過名冠藝術館的【微處 微物 微聲之神】展出,去傾聽散落在生命中的微弱訊息,去靠近難解的微小事件。
不斷得將小事化大,化成心中理解的樣子,心裡才得以滿足。

活動來源:連結

2025-09-04 13:30 到 15:00
2025-09-12 13:30 到 15:00
2025-09-25 13:30 到 15:00
海馬先生
2025-09-04 15:30 到 17:00
笨拙的螃蟹
2025-09-05 13:30 到 15:00
氣噗噗的河豚
2025-09-06 13:30 到 15:00
兒童人權—去投票吧!
2025-09-06 15:30 到 17:00
台語-認識海洋動物
2025-09-09 10:00 到 11:30
笨拙的螃蟹
2025-09-12 10:00 到 11:30
小金魚逃走了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