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為推廣新竹縣傑出演藝團隊,拓展與企業夥伴合作模式,創造表演藝術及在地企業/社區協會未來更多合作機會,由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搭建媒合平台,邀請新竹縣傑出及優秀演藝團隊代表,介紹團隊特色及作品,讓企業廠商/社區協會迅速瞭解認識新竹縣演藝團隊,進而促成展演邀約、資源贊助或其他專案合作,使企業/社區社會責任與在地形象緊密連結,並提供多元福利選項。

一、指導單位:文化部
協助單位:新竹縣政府、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 、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
承辦單位: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二、參加對象:
1.新竹縣市傑出暨優秀演藝團隊名單(約10團)
2.大新竹地區企業廠商暨社區組織團體。

三、說明會時間:114 年7月16日(三) 14:00-16:00

四、說明會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演奏廳 (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展覽簡述- 藝術家謝志銘以細膩的工藝技法與對陶藝的熱愛,將傳統技藝轉化為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作品,讓茶器不只是生活器物,更成為心靈沉靜與文化連結的載體。
「起家帶路雞」承載生機、希望與豐饒的寓意,象徵家的祝福與文化記憶,而柴燒陶藝則透過火與土的淬煉,展現自然與手作的質樸之美。
展覽透過匠心獨運的柴燒工藝,體現簡約而深遠的生活美學,傳遞永續傳承的精神,讓工藝在現代生活中持續流動。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帶路雞暨柴燒茶器」謝志銘Wood Fire Art創作個展 時間: 2025/7/2(三)-8/3(日) 9: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藝海閣(300新竹市武昌街110號)

活動來源:連結

🎉漫人祭 — 2025新竹國際動漫節
🔥參展藝術家|台灣展區大公開!
從漫日常的青春感動,到台漫創作的文化能量,再進入條漫世界的視覺宇宙!🔥《漫人祭》熱力開展,快來開啟你的漫畫冒險副本!
󠀠
────
󠀠
💥#我的漫日常|漫畫,讓青春更勇敢!
在新竹,漫畫不只是興趣,而是我們的日常!
這座城市,孕育了無數創作者,街景、校園、日常,每一幕都是靈感來源。
✏️參展漫畫家:羅寗 Ning Lo、賴有賢
󠀠
────
󠀠
💥#台漫超有事|這些故事,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漫畫從來不只是娛樂,它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情感。
台灣漫畫家,用畫筆訴說台灣的靈魂!
✏️參展漫畫家:小島、每日青菜、謝東霖、簡嘉誠
🎬參展動畫導演:王小棣
󠀠
────
󠀠
💥 #捲動漫未來|漫畫,不只是紙上世界!
從靜態閱讀走向互動體驗,漫畫世界正在進化中!
✏️參展動漫藝術家:
A ee mi、HOM、yuuzu、尹思然、日輪、安妮羊、艾莉柚、阿歾、喬莉
✏️參展單位:CCC追漫台
󠀠

#2025新竹縣客家新曲獎 【客曲創作工作坊】🎬

⛵️思緒有如小船 ....飄流不定~~~~
🌠靈感有如流星 ....轉瞬即逝~~~
🥲創作沒有泉湧 ....枯竭想哭~~

📢 將~將~⚡️⚡️⚡️ #神救援 ‼️

++++++++++++++++++++++++++++1

✅6月28日(六) | 10:00-12:00 / 13:30-15:30 | #謝宇威 老師
✅6月29日(日) | 10:00-12:00 / 13:30-15:30 | #羅思容 老師

1 ++++++++++++++++++++++++++

汪洋中的燈塔🚨
暗夜中的北極星⭐️
沙漠中的綠洲🏝

===追隨光✨ 成為光✨ 璀璨如你👑

📌報名日期 | 即日起至6️⃣月2️⃣0️⃣日止

📌課程地點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演奏廳

📌報名連結 | 🔗 https://sites.google.com/view/hchgg

■申請資格:  ◆個人或團體,國內公私立藝術團體、機關、學校均可。
 ◆三年內未曾在本館展出者。
  ■收件時間:114年6月1日至114年8月31日     ▲(線上收件開放至114年8月31 17:00止)。
■展覽場地:本館(美學堂、藝海閣或其它適合之空間)。
■展覽檔期:時間檔期由本館安排訂之,每檔展期以三至四週為原則(含布、卸展),本館得參酌需要調整之。
■表格相關資料下載

活動來源:連結

2025年,加沃文行(+wò Cultural Practice)以嶄新的品牌回歸新竹,延續前身「沃沃美學」的初心,持續深耕文化推廣、大眾美學教育與藝術策展。
繼開幕首展《縱身入河》後,第二檔展覽《看似如此》展期自2025年4月22日至6月21日,由藝術家李宜亞、吳易澤共同展出,兩人皆以空間性的思考出發,以居所之內探、居所之外延,開展兩個視覺的向度,帶領觀者深入作品的表象,穿梭感知與理性的邊界。

李宜亞與吳易澤皆為1980年代出生,並活躍於當代藝壇。
李宜亞曾獲2022年文化部「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世安美學獎等肯定,現為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講師,亦積極投入藝術教學與創作實踐。
吳易澤則曾獲竹塹獎、奇美藝術獎、鴻梅新人獎、南瀛獎、高雄獎等重要獎項,作品廣受美術館及文化局等公部門典藏,兩位藝術家長年耕耘於繪畫創作,皆在臺灣藝術界展現穩健的創作能量。

本展覽聚焦兩位藝術家在媒材運用與藝術觀點上的對照與共鳴,呈現他們如何在感性與理性、鬆弛與嚴謹之間,形塑屬於自身的視覺語彙。
李宜亞以拼貼、留白與油性粉彩層層堆疊,捕捉居所內的日常生活與物件細節;而吳易澤則從居所外的臺灣風景與地方記憶出發,以油彩描繪那些被忽略的邊陲景觀,蘊含強烈的情感投射與個人生命經驗,使畫面成為景物與記憶交織場域。

展期:2025/6/7-6/28
開幕座談會
2025/6/7,14:00-16:00
與談人:楊哲一、楊硯奇
地點:藝站 One Station(香山車站前)
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Xiangshan

創作理念
作品拍攝的身影與環境,來自於2008年發起的「邊境童話-小小攝影家的異想世界」兒童攝影公益計畫,此計畫,帶著社會大眾所捐贈的相機,於工作與創作之餘,帶著志工,至台灣及世界各地的偏鄉,引導小朋友進行攝影拍攝與「共同創作」。
時間從2008至今,長達10多年。

攝影書所呈現的內容,存在硬碟十多年了,直至疫情期間,意外看到了這些非小朋友拍攝的影象,才確認了它的存在,並有了整理的念頭。
是意外的探索;也是探索的意外。

這些影像是怎樣來的?

每次出隊,在帶領團隊的過程中,不但要帶著學生,還得引導志工、關注老師,而這些影像,是殘餘空閒中所拍攝的,有些則是,透過活動過程,無意識拍攝的。
自己習慣將小相機掛在手腕上,時不時的,單手拿起機身,按個快門,常常沒看框景窗,就按下快門,進行一個盲拍的過程,所以時常會有過暗、過曝、晃動、模糊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