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

活動名稱:曠達與神傷|古典詩歌中的自然

𖥧𓇣活動內容介紹:變與不變,是自然界兩大鐵律,「規律」是自然的不變之理,「遞嬗」是自然的變動之理。
相對於自然,人類的生命長度實在渺小,將自己的生命與遭遇對照到自然的永恆與遞嬗,「豁達」與「神傷」便應運而生,也是古典詩歌最精彩的表現。
在本次講題,將由「曠達」與「神傷」為主題,帶領聽眾伴著大地農場清風綠樹,感受古人對自然的省思與感觸。
從先秦到唐宋,超越時空隔閡,這些哲思仍可以在現代人的眼中熠熠生輝,永垂不朽。

𖥧𓇣講師介紹:沈欣柏|畢業於臺大中文系、政大中文所,現就讀於政大資訊科學所碩士班。
曾任文學課程講師、教育部採訪記者,「電影中的台北」的影展與講座統籌,現任藝萌友企劃總監;擁有文化與科技跨領域的專業背景,善將文學思維與科技創新結合。
經營個人粉專「搞語言的人」,影評與書評散見於粉專、關鍵評論網等。

𖥧𓇣活動名稱:一個人的旅行......|文學、電影、音樂

𖥧𓇣活動內容介紹:「一個人的旅行……」聚焦在以旅行為主題的文學,以旅行為主題的電影,以旅行為主題的音樂作品: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從淋漓墨跡躍上現代合唱的舞台;當代作家瓊瑤《寒煙翠》的浪漫愛情,拍成彩色闊銀幕電影名作。
從華人世界向外探看,更有一代學者E. M. Forster寫成的《印度之旅》,將國族、個人、階級、性靈、慾望、宗教和哲思,揉寫成文,小說問世至今恰好百年,電影則是整整四十週年。
這場由曠野山林、山川大地興發而起的感悟,串連了文字至光影、至音符,邀請您細細探究。

𖥧𓇣講師介紹:陳煒智|紐約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編劇、導演、作詞人、影評人,現為藝萌友有限公司執行長。
曾於IC之音竹科廣播策劃主持《臺灣電影筆記》節目,先後三度入圍廣播金鐘獎,並於2018年榮獲金鐘獎最佳藝術文化節目主持人獎。

今年的展覽主題「憶·藝·翼·義」不僅是四個字的組合,更是社區發展的生命力展現。
「憶」代表著我們對歷史的追溯與回憶,以及代間對話的省思行動;「藝」強調創意如何賦予生活新意義,在生活美學中流動與共融;「翼」象徵著未來的飛翔與年輕世代的無限可能,傳承而永續發展;而「義」則提醒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的責任與互助共好精神,促進不同世代、不同群體之間的理解和合作。
「憶·藝·翼·義」彼此間是相互連結、連鎖反應,隨著時間不斷推進、蛻變成長,我們希望透過這場展覽,讓更多人看到社區的活力與多樣性,並啟發每一位參觀者以創新的思維與責任心,攜手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成果展自11月16日至11月26日在美學堂展出,匯集來自北臺灣受補助的16個參展單位,在四大展區中以社造計畫活動過程照片、地方刊物、手抄紙、學員創作品、繪本、藍染作品、文化摺頁及影音紀錄等多樣方式,呈現社區營造的推動過程;此外,四組青年見學團隊錦和高中、新竹高中、苗栗高中和苑裡高中,也展現教案實踐成果,包含學生繪製美食地圖初稿、導覽影像紀錄、地方意象發想過程手稿、市場老物件、操作公聽會紀錄手稿等內容,彰顯年輕一代在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中的積極角色,為觀眾呈現社區的多樣性與創新力。

曾經跟著黑貓老師一起玩過很多次弦線藝數的玫瑰
極度深陷在迷人的弦線魅力中
即使我只會最最最基礎的入門
還是興致盎然的會去買現買釘子找木板自己亂玩XD
真的覺得很有趣更何況是弦現在才女黑貓老師手中玩到出神入化
美美有秩序的圖騰讓人心生一種安定的力量
胖多米少有的特別展覽
請一定不要錯過~
邀請舊雨和新知一起來欣賞
也歡迎友善擴散喔~
****************************************************************
生活中有很多各種不同的元素“線”,
當這些線互相交織在一起時,
會產生不同的風景。

我在生活中的各種看到了這些弦景,那你從這些線裡看到了什麼?
「String Art」起源於19世紀的繞線法,最初是為了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數學幾何理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技法發展成為一種藝術形式,藝術家們用銅釘和五彩繽紛的弦線創作出各種圖形。
日文稱之為“糸かけ”,這個詞非常貼切地形容了“把線掛上去”的技法動作。
在台灣,這種藝術被稱為“弦線藝數”或“釘子畫”,需要專注地在重複規律中交錯出美麗的圖案,也有人稱之為“線曼陀羅”或“系曼茶羅”。

策展理念:
從新竹市古蹟香山車站走路十五分鐘就可以到海山漁港,小地方卻匯聚了多元族群融合的能量,台東來的阿美族群和印尼移工就在這邊生活、工作,說閩南話的漁場老闆、眾多買家與觀光客,幾乎每天下午上演著賣魚、買魚、殺魚的場景。

中華大學三位在藝站的實習生,今年夏天開始體驗社區藝文空間運作模式之外,跟著拿出單眼相機探索周邊環境、建築物、廟宇,最後以那魯灣文化聚落、明發定置漁場的生活圈為基調,實踐攝影藝術與社區連結的議題創作。

鍾艾臻充分體會到海山漁港特有的慢活景況,例如隨著海風看見打牌歡笑的原住民、依循著貓兒的目光紀錄了西曬的透抽、帶著毛小孩逛沙灘的遊客,讓住在新竹縣山區的她喜歡上這屬於海邊的浪漫氛圍。

海堤邊晾曬著白色蕾絲邊的綠色小外裙,可繫住內外裙的多彩腰帶傳統服飾; 堤上長者正坐在吊床上餵食著流浪狗吃魚骨頭。
在等候買魚的當兒,善於親子溝通的媽媽把握夏日最後時光與兒子玩起遊戲,也讓朱穎萱捕捉到了。

許馨之除了表現印尼移工與原住民辛勤賣魚的場景,也紀錄了一位阿公扛著聰明的鳥寶、呵護備至之餘,共同去搶魚,替港邊增添了不少亮麗風采。

希望透過「海山漁港生活圈」小小的攝影展,引發大家對香山濕地持續的熱愛與關注,除了海鮮文化之外,並重新思考我們與海洋的關係。

自1981年起,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致力於典藏建設,探索竹塹的文化歷史與北臺九縣市的發展,並賦予新竹公會堂嶄新的未來想像。
公會堂作為臺灣歷史的縮影,承載著百年文化記憶和發展精神。
由推廣輔導組策劃的《序曲》特展,以典藏機制為基礎展示精選作品,揭示美學館的典藏成果,展現20世紀台灣現代美學的演變,並重新詮釋社會教育與人文藝術,構築當代生活美學的新視野。

展覽說明

首次以典藏機制及其活化策略為基礎,對館藏作品進行系統化展示,展現竹美館在「美在興時代」背景下的在地典藏成果。
精選22件具代表性的館藏品,通過三大主題呈現豐富的文化與藝術內涵。

一、穿梭時空:攜古今風韻

(一)社教館館舍與西畫作品(8件)

本區展示的西畫作品,以6件「社教館館舍」圖像為主與2件「展覽活動時贈送」之西畫,這些作品長期以來是本館的典藏重點。
它們穿越歷史時空,展現了社教館及其周邊生活的多重意象。
從公會堂的形象到社教館的多層次視覺表現,這些作品揭示了建築物的歷史與文化符號的演變,並探討了藝術家與作品之間的深刻關聯,具體呈現了社教館的建築歷史與文化生活脈絡。

(二)傳統書畫作品(12件)

透明苑:300顆玻璃燈組成壯觀煙花秀
一靠近新竹公園,廣場中央就是由「偶然設計」與「黑川互動媒體藝術」合作呈現的藝術裝置〈透明苑〉。
活動期間,傍晚5點至8點整點時刻,明暗奔放的燈光便開始隨著節奏舞動,彷彿一場煙花秀,300顆玻璃映入眼簾,均由在地工藝師手工吹製而成,活動特別設計樂曲,帶來聲光沉浸體驗。
本次亦結合5G科技,讓民眾透過專屬APP互動介面,對著手機吹氣也能吹製專屬自己的玻璃形狀,製作完玻璃後,向著手機許願,還能發散出專屬祈願玻璃光,供民眾溫暖許願。

活動來源:連結

市府在每周六、日提供免費導覽服務,由熱情的導覽志工帶領旅客,走訪歷史古蹟,穿梭風格小巷弄,串聯解說歷史故事,深入體驗竹市,歡迎線上預約,來趟舊城區深度小旅行。

導覽路線:
週六: 新竹車站→ 新竹東門城→ 新竹州廳→ 新竹城隍廟
週日: 新竹車站→ 後站→ 新竹公園→ 動物園
集合地點: 新竹火車站旅遊服務中心(新竹火車站內部黃色建築,與全家相鄰)

活動來源:連結

「艸愚軒藝廊常設展Exhibition Announcement」

新的一年裡,艸愚軒榮幸的為各位展現代理及合作藝術家之作品常設展,四月底以前歡迎預約拜訪,艸愚軒敬邀您的蒞臨。


In the new year, WANGALLERY is honored to present the exhibition featuring works by artists we currently represent. Visits by appointment are welcome before the end of April. WANGALLERY cordially invites your presence.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