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傳說,在群山與大漢溪環抱、雲霧繚繞的城鎮裡,隱藏著一群奇能藝士。
他們不喧囂,不張揚,卻以手作銘刻歲月,讓技藝流傳不息,這座城,名為大溪。

《大溪藝能事務所》以一群隱身山城裡的工藝藝能者為題,烈焰火中的打鐵師、神龕神桌旁的俠女、天衣無縫的榫卯師...而現在有更多人承襲了不可思議的能力!觀者可透過展覽一窺這座城市的神秘面貌、直觀地認識這些工藝後繼者,一次揭開大溪的奇幻面紗!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開館至今正好滿十週年,從最初開館時僅有2個展館,到現今擁有了11棟核心館舍、3個子展廳及11個服務設施,到現今擁有了13棟主要展館,重新打造了大溪老城區的崖線景觀。

本次特展勾劃木博館成立至今十年的歷程和故事,也期待透過此展覽讓更多觀眾認識木博館,共同迎接下一個十週年。

如果把手作工藝放進我們日常生活場景中,是不是能讓更多美好事物一起發生,讓故事與感動長久延續。
在這個屬於陽光的季節裡,光穿透玻璃水杯散射美麗光影、穿過竹簾撒下斑駁光點,映照滿缽的碎冰閃閃發亮。
我們透過工藝的容器與素材捕捉每一個粼粼閃耀的美好時光。

薩克斯風教學演奏課程包含
1.個人短曲演奏練習簡單的中文/西洋流行曲(例:月亮代表我的心)
2.音樂表情、強弱、換氣位置與風格處理
3.小組合奏訓練
4.分部練習(高音、中音、低音薩克斯風)
5.合奏協調性及節奏訓練與合奏默契
6.音準與拍點同步練習,聆聽他人音色與配合
7.合奏曲目練習(如:民歌/校園歌曲)
8.個人演奏指導與試吹講評

引導初學者熟稔筆法、字型結構,指導正確技法,並循序漸進培養熱愛書法之風氣,奠定穩固的書法基礎及培養文化風氣。

課程內容包含社交舞(華爾滋、探戈等)、土風舞(捷舞、長扇舞等)、流行舞曲及民俗舞蹈(融合台灣在地文化元素)等,透過系統化舞蹈教學,提升肢體協調與節奏感,增進人際互動及藝文涵養。

為加強原住民族學生對族群歷史事件史蹟認識,特此辦理大嵙崁流域走讀活動,大嵙崁事件發生於日治時代(1907年),大嵙崁溪流域因屬高經濟作物(樟腦)生產地,為泰雅族人傳統領域,在理蕃計畫中與日人展開山區推進計畫,在枕頭山抗日浴血戰達2月之久日軍警死傷慘重,後因泰雅族人不敵日軍火炮增援大舉壓境,故泰雅族人與其和解。

為鼓勵在地民眾展示音樂才華,並提升本區文化活力,特舉辦「第一屆蜜桃之聲歌唱比賽」,初賽階段開放壯年組與青年組報名參加,邀請不同年齡層的選手參賽,比賽將以公開演唱及專業評審評分的方式進行,選拔優秀選手晉級決賽,並於「水蜜桃之夜」的壓軸晚會中進行決賽,展示更多音樂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