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

「童謠遊樂園」以世界各地的兒童民謠與童歌為基礎,精選來自世界各地的 11首經典兒童歌曲,打造一場具有聆聽性與童趣的音樂會。
演出將由FALABIBO樂團透過簡單且精彩的改編手法,讓觀眾能在熟悉的旋律中感受音樂更多的創新與活力。
希望透過音樂建立文化的橋樑,讓觀眾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不同國家的音樂故事,培養對世界的好奇心與包容力,歡迎大家到場聆賞。

索票入場,9月5日(五)上午9時起,於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一樓服務台及苗栗高鐵站、台鐵竹南站與苗栗站旅遊服務中心開放索票,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

活動來源:連結

「星空下的浪漫」音樂會以多彩多姿的曲目,帶領觀眾穿梭於民族風情與浪漫情懷之間。
開場〈彩絮飛揚〉與〈江波舞影〉以明快的旋律揭開序幕,展現自然景致的靈動與美感。
〈中國歌謠三首〉——鳳陽花鼓、康定情歌、青春舞曲,傳遞濃郁的地方風情與民間樂趣。
〈彝族舞曲〉熱烈奔放,洋溢少數民族的熱情。
特別節目〈豫北敘事曲〉由禹耀東議員擔綱二胡獨奏,搭配鋼琴伴奏,娓娓道來北方故事的深情。
〈牛郎織女〉與〈家〉交織愛戀與歸屬的溫暖,最後以經典情歌〈月亮代表我的心〉,在星空下劃下溫柔的句點,將浪漫餘韻留在每位聽眾心間。

索票入場,9月5日(五)上午9時起,於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一樓服務台及苗栗高鐵站、台鐵竹南站與苗栗站旅遊服務中心開放索票,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
或洽貓裏樂集國樂團(037)362787。

活動來源:連結

邀請Hbun河紋樂團演唱大會主題曲,及象鼻國小合唱團揭開序幕,主題展演為【傳源文化藝術團】以沉浸式主題歌舞劇及舞蹈傳達泰雅文化;晚間7點選手之夜晚會活動,邀請Baby zoo、Focus的科技與舞蹈迷幻光影的視覺震撼演出、舞冏恩、熾焰樂團、在地街舞團體Double JIAN Dance Crew,以及擔任晚會壓軸的泰雅R&B曲風歌手【温嵐Yungai】,呈現出一場仲夏夜的音樂饗宴。

活動來源:連結

114年第13屆全國泰雅族運動會暨傳統技藝競賽將於9月17日起在苗栗展開三天競技,共有全台九個泰雅族鄉區2679位選手參加同場較勁。
此次除了田徑、球賽、柔道體育賽事外,還有摔角、狩獵、鋸木、拔河、路跑、負重及射箭等傳統技藝競賽,比賽項目多元,充分展現了泰雅族人的能量及非凡技藝,此外,於主場館外設有市集攤位,藉以推廣行銷原鄉工藝品及文創商品。
歡迎國人到苗栗共襄盛舉,給選手們加油打氣,並認識、欣賞美麗的泰雅文化。

114年第13屆全國泰雅族運動會暨傳統技藝競賽,吉祥物哈特(Hata)」的設計靈感源自泰雅族祖靈鳥「希利克鳥」(siliq),象徵族人堅毅、靈巧的精神特質,名稱「Hata」取自泰雅語「hata'la」,意為「出發吧!走吧!」,展現文化自信與勇敢啟程的精神內涵;哈特的造型融合運動精神與文化意象,服飾以白、紅、黑為主色調,胸前標誌描繪大霸尖山輪廓,頭戴紅底白菱形圖騰的「祖靈之眼」頭飾,傳達祖靈庇佑與文化認同的力量,展現出泰雅族群的榮耀與土地連結。

活動來源:連結

賽夏族居住區域多竹,部落族人自幼學習以竹子、黃籐為素材,編製食衣住行育樂所需之日常用品,竹籐材料皆就地取材於山林間。
對章潘三妹而言,竹籐編不僅是一項技藝,更是連繫自小生活脈絡的重要記憶。

懷抱傳承部落文化與技藝的情懷與理想,章潘三妹30多歲時終能一償宿願,師從竹籐編人間國寶張憲平,她的認真、勤懇與用心,造就其成為臺灣原住民族至今唯一的竹籐編保存者。

本次配合師生成果展2週期間,章潘三妹藝師特地在展場辦理了僅有一場次的「賽夏族籐編」DIY體驗活動,藉由部落技藝傳承與教學的成果分享,讓社會大眾得以認識這項從土地長出的傳統工藝,體驗獨特的賽夏文化!

授課老師:章潘三妹,苗栗縣傳統工藝「賽夏族竹籐編」保存者。

DIY項目:賽夏族「籐編小背簍」,體驗內容:(1)籃底編織:十字編法、(2)籃身編織:壓挑技法、(3)圈環收邊編法 →籐心背帶 → 飾以「祖靈之眼」織帶。

DIY教學對象:對「籐編」有興趣之新手成人/國小中高年級親子組(親子組共同手做一份)
DIY名額:限額12名/組。

活動簡章暨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hDY8dr29FLxiVhDy9

走進庄頭.細品風情
嚴選「賞、遊客庄」主題書籍,帶你走進庄頭小路、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讓閱讀成為一場旅行,在字裡行間遇見真實又動人的客庄風光。
歡迎借閱,和我們一起賞讀、遊歷客庄之美。

活動來源:連結

2022年,苗栗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賽夏族竹籐編」為苗栗縣傳統工藝,暨認定「章潘三妹」為保存者。

本次展覽為章潘三妹保存者114年度教學計劃之師生成果展。

師從竹籐編人間國寶張憲平,章潘三妹以傳承部落文化與技藝為己任,「我一直在想要怎麼把我們賽夏族的故事圖紋,融入在作品中,找回我們的傳統文化」。

40年前,在耆老凋零、部落工藝失傳的時代背景下,章潘三妹開始試著進行她的第一件賽夏文化工藝作品「臀鈴」,她以部落裡的天然素材─黃籐、竹管、薏苡,結合編織技巧,依據部落耆老的訪談口述,成功重現傳統巴斯達隘的臀鈴樣貌。
走趟展場,即能親眼見識賽夏族最重要且神聖的祭典:paSta’ay(矮靈祭)中穿戴的樂器「背響鈴」。

為延續傳統技藝與賽夏文化精神,章潘三妹藝師進而將竹籐編昇華為藝術創作,結合賽夏族特有圖騰,將雷女紋、龍蛇紋、芒草結等編入作品中,編製出融合傳統與創新、獨具個人風格的的竹籐編藝術品,屢屢獲得國家工藝獎、編織工藝獎等肯定,更為蓬萊部落塑造出賽夏族竹籐編的特色標誌。
本次即精選11件保存者的精彩作品展出。

苗栗縣西畫學會創立於民國71年,由50位熱愛繪畫的在地人士組成,是縣內唯一專注西畫的藝術團體。
歷經多位理事長推動,學會持續耕耘發展,致力以藝術啟迪人心、美化生活,並積極與其他藝術團體交流,豐富在地藝文風貌。
本次聯展展出會員以人物、風景、靜物為主題的多樣創作,體現藝術家們在客家庄生活中累積的情感與靈感。
誠摯邀請民眾參觀,一同感受藝術與客家文化交織的魅力。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