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

「原音」指的是原住民族純粹且具有特色的音樂與聲音,承載著各族群的歷史、故事和情感,原音常與舞蹈相伴相生,音樂的節奏牽引舞步,歌聲的抑揚訴說情感,音樂與舞蹈如靈魂雙翼,共繪生命張力與自然和諧。
「傳世」則強調了文化精粹的歷史傳承及跨世代的影響力,透過藝文展演,原聲與舞蹈交融,兩者相映,共同喚醒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敬意,傳遞珍貴聲音背後的靈魂與故事。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假日藝文系列活動自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五)期間,每日安排街頭藝人或表演團體共5場次的演出。
自2月22日起至12月27日,每月的第2個和第4個週六,舉辦街頭藝人與表演團體的演出。
表演將於14:20至16:20進行,共計10場;表演團體則於14:20至15:00進行,總共11場。

活動來源:連結

114年苗栗縣原住民族文物館假日藝文展演活動,以「原音傳世」為主題,分別象徵著原住民族的音樂、舞蹈、歌謠及藝術的歷史延續與傳承。

「原音」指的是原住民族純粹且具有特色的音樂與聲音,承載著各族群的歷史、故事和情感,原音常與舞蹈相伴相生,音樂的節奏牽引舞步,歌聲的抑揚訴說情感,音樂與舞蹈如靈魂雙翼,共繪生命張力與自然和諧。
「傳世」則強調了文化精粹的歷史傳承及跨世代的影響力,透過藝文展演,原聲與舞蹈交融,兩者相映,共同喚醒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敬意,傳遞珍貴聲音背後的靈魂與故事。

泰雅文物館假日藝文展演活動自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五)期間,每日安排街頭藝人或表演團體共5場次的演出,2月15日至12月27日止,邀請原住民團體或樂團演出,每週六表演一場次,14:20~15:00;共計45場次。
2月9日至12月28日止,安排街頭藝人演出,每個月第2、4個週日表演一場次,表演時間10:00~12:00;共計22場。

活動來源:連結

苗栗縣西畫學會成立於民國71年,學會致力於透過藝術啟迪人心、美化人生,並與各類藝術團體相互砥礪、觀摩學習,從而豐富苗栗鄉親的藝文生活。

此次展出作品是會員以人物、風景及靜物為題材的多樣作品,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將共同感受藝術家們在客家庄生活中,內在心靈成長所激發的創作靈感。

活動來源:連結

匠人精神—以火為道、以心為用、以土為器 林添福藝師一生將技藝根植於土地,從柴燒中鍛造出樸實而富含情感的器物,作品承襲傳統 福州製陶技術,又融入個人對自然與時代的敏銳觀察。
在生活的器皿中,展現出對工藝技藝的生存、生活美感的鍛造,以及文化記憶的延續。
  生命脈絡—從生活之器到文化之道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70週年,倡議「活工藝,工藝活」理念,並2025年接續推動「工藝70+1」,提倡「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彰顯「工藝 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一種態度。
「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是在地思維結合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的生活態度,其核心價值包含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美學(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及永續(Sustainability),強調「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是S到S之間形成永續無限ㆀ的「善藝」循環。
本展以「蔓衍/生存工藝」、「慢美/生活工藝」、「漫昇/生命工藝」對應林添福藝師於不同時期的創作實踐與時代背景。
展覽不僅呈現他一生的代表作,也展出其傳統製陶工具與窯場模型,重現陶師日常的創作現場與知識體系。

❤️大家520快樂,邀請您一起來聽莫扎特~❤️
𝟐𝟎𝟐𝟓親親苗北·親親莫札特
聽莫札特是種流行?
在台灣,莫札特音樂🎹通常是準爸媽們胎教音樂的首選。
莫札特音樂富含輕柔、恬美、明朗的音樂色彩,除了節奏和母體的心跳旋律接近,同時達到安撫孕婦與胎兒的共感舒壓;對嬰幼兒學齡前孩童、學齡兒童聽覺理解發展及情緒穩定度的實驗測試觀察,也有著令人極為振奮的發現。
🎶親子共聽,用音樂陪伴每一段親密的成長旅程💛
演出資訊:
🎼聽懂.莫札特
時間|6/7(六) 16:00
地點|苗北藝文中心實驗劇場
鋼琴家、導聆|廖皎含
演出製作團隊|含光藝術工作室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VYNAW6
🎼懂聽.莫札特
時間|6/8(日) 16:00
地點|苗北藝文中心實驗劇場
鋼琴家、導聆|廖皎含
協演鋼琴家|李聿惟、李在鎔、梁羽彤、梁羽恩、黃博暐、鄧詠恩、鄭安捷、廖宥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