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

「原音」指的是原住民族純粹且具有特色的音樂與聲音,承載著各族群的歷史、故事和情感,原音常與舞蹈相伴相生,音樂的節奏牽引舞步,歌聲的抑揚訴說情感,音樂與舞蹈如靈魂雙翼,共繪生命張力與自然和諧。
「傳世」則強調了文化精粹的歷史傳承及跨世代的影響力,透過藝文展演,原聲與舞蹈交融,兩者相映,共同喚醒對原住民族文化的敬意,傳遞珍貴聲音背後的靈魂與故事。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假日藝文系列活動自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一)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五)期間,每日安排街頭藝人或表演團體共5場次的演出。
自2月22日起至12月27日,每月的第2個和第4個週六,舉辦街頭藝人與表演團體的演出。
表演將於14:20至16:20進行,共計10場;表演團體則於14:20至15:00進行,總共11場。

活動來源:連結

農曆3月23日為天上聖母聖誕,俗稱「媽祖生」。
今年媽祖生日落在國曆4月20日,恰逢二十四節氣中的穀雨,這一天是象徵春耕播種、萬物勃發的日子,讓我們《與媽祖同行》。

報名時間:即日至4/17(四)
名額/對象:20名(小朋友),親子共學。

(報名時,以欲參加活動的「小朋友姓名」填報。
)
費用:免費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zqYdMp
報名參加前20名,當天活動結束後即可獲得限量閱讀贈品一份。

活動詳洽:037-357801/苗栗市立圖書館/陳小姐。

活動來源:連結

本活動結合了山林、步道、客家桐花與地方農特產業,安排在地客家藝文團體演出、手作體驗及客語闖關遊戲,還有15攤的小農市集,並於口山步道南側登山口,邀請街頭藝人表演,用歌聲音樂引領民眾尋花賞桐,帶領民眾走入大自然山林,在音樂歌聲陪伴下,沐浴山林桐花白雪紛飛中。

活動來源:連結

四月雪白桐花紛飛漫舞,在美好春夏之際之初,邀請大家走出家門,轉入客庄來場山徑輕旅,一同踏上山徑,前往「舊山線音樂會」尋幽探花。

桐花祭,不僅僅是賞花,更是情感的回響,也是文化的交會,那是我們與這片土地的深情對話。
邀請您與我們在萬花筒成像的千變萬化視角縫隙間,一同找尋藏於漫山遍野油桐花中的客庄美好小碎片!
本活動以出發輕旅、踏上山徑、相聚花下、相映共融四大主題透過起承轉合四大篇章,帶你聆聽舊山線音樂會。

早鳥預約報名,可獲得萬花桐大禮包 (萬花筒、帆布袋、客庄創意點心)。
前30名報名者,可另享有桐聚道活動體驗 (專人導覽桐聚儀式)
立即報名:https://reurl.cc/zqAlmN

活動來源:連結

此次展覽呈現客發中心數位典藏及交通部公路局相關珍貴的歷史影像、文獻與文物,見證公路與客庄的生活脈絡。
另外也向長期投入公路文物收藏與研究的陳信誠先生、陳朝強先生借展珍貴藏品,包括金龍號與金馬號的浮雕、早期竹苗地區的舊車票,以及桃園中壢、六堆地區客運所使用的車頭頂捲軸等物件,搭配文史工作者葉柏強、黃家榮、公路人曾介宗以及擔任客發中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志工的金馬號小姐曾蘭英等舊時影像資料,喚起許多民眾對於客庄交通不同年代的集體記憶。

活動來源:連結

客家典藏影像記錄客庄生活的多樣風貌,攝影家長年觀察族群生活與儀式禮俗,使影像凝練如時光沈澱的蜜餞(客語稱餞糖,四縣腔客語發音 jien tongˇ)與風乾肉脯,風味愈久愈醇,蘊含文化的厚度與歲月的積累。
「餞影-典藏藝術攝影展」運用本中心數位典藏影像作為展示素材,細數昔日作品,回眸影像如何連結歷史、人情與自然審美,帶領觀者進入濃厚的客家文化底蘊。
「餞影」不僅是影像的呈現,更開啟嗅覺、聽覺與五感交融的體驗,使影像超越紀錄,成為文化與情感的載體。

活動來源:連結

活動對象:一般民眾
現場報名

四月初、五月底【來就係客】/4月3、4、5、6、12、13日、5月17、18、21、24、25、30、31日
瞭解客家文化與自然環境之間連結的關聯性,將館方綠建築與生態工法的概念,導入生活節能、減廢等環保觀念,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實踐環境保護的意涵。

手作項目:大絹印提袋

【五月雪紛飛】/4月19、26、27日、5月3、4、10、11日
4、5月時百花齊放的山城,苗栗一帶盛開的油桐花像是白雪落下的樣子,陣風吹來如同五月的雪正在紛飛的樣子,本課程除了探討油桐花與客家人之間的歷史淵源外,亦以文化、環境的角度,來瞭解過去屬於經濟作物靓靓的五月雪,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現代具觀光價值的文化創業產業。

手作項目:藝桐彩繪夜燈

六月【茶香何處來】/6月1、14、15、21、22、28、29
茶葉產業對於客家族群有其重要性,發展出具有客家風味的採茶歌、採茶戲、飲茶等豐富茶文化,透過茶葉種植與水土環境教育的生態介紹,期望學員們可以瞭解與「茶」相關之基本知識及認識盛產茶葉的茶園所需的特殊地理環境,歡迎大家共下來來銅鑼品~茶~香。

手作項目:哈古彩繪杯墊

本次畫展由苗栗縣私立幼安教養院舉辦,展出憨兒們的精心創作。
透過細膩筆觸,他們展現內心世界與對生活的熱愛,即使面對身體限制,依然用藝術描繪希望與夢想。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