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主題:時空對話—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建築走讀

日期
地點
桃園市平鎮區復旦路二段66號(位於育達路旁,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地下停車場最尾端) (1895乙未保台記憶展示空間)

(1)地塊整合與都市縫合
乙未之環的非典型陸橋設計:圓弧橋的加入不僅跨越地塊,壓縮道路尺度,也將分隔的地塊重新連結為一個完整場域。
這種設計理念賦予空間動態與視覺統一感,使道路從割裂變為景觀路徑,增加空間流動性;水渠的生態縫線作用:將石門大圳過嶺分渠引入公園,降低渠壁高度,延展自然流水,提供生態棲 地,同時促進鄰里與公園的互動。
這是一種柔性改造的典範,成功讓公共設施成為城市生態與人文的連結點。

(2)歷史紀念與族群文化的空間呈現
中央乙未之環及紀念碑設計:以橋樑槍眼、鏡面水池和金針花丘等元素,表達對乙未戰事與客家文化的追憶和尊重,營造🖃具沉思與象徵意義的空間氛圍;竹林與草地,竹林象徵當年義軍的游擊作戰,而大片活動草地則為現代社會提供多功能活動空間,從義民廟紀念活動到城市大型交流皆可使用。

(3)自然生態與都市安全的結合
大樹保留與地形設計,結合樹丘與草坑,既保存原有自然資源,又加入滯洪功能,🖃顧生態與都市防災需求;生態復育,流水、草地、昆蟲與鳥類的引入,不僅豐富城市生態,也讓市民能在其中體驗自然之美,增強公園的社會價值。

(4)歷史的延續與社會共融
兒童遊戲場設計多樣化、通用性的活動空間,讓不同年齡層的人能共享歡樂時光。
這種轉化悲傷為歡快的手法,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將歷史意涵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

(5)功能性與社區融合
透過多功能設施與開放性設計,公園不僅成為紀念場所,更是鄰里日常活動的延伸,成功地打破過去公墓與水渠的區隔印象,讓這片土地從「趨避之處」成為「集結之地」。
此改造計劃以細膩的空間語彙,縫合都市脈絡、尊重歷史記憶,並創造生態與文化共存的公共空間,對地方創生和文化延續具有深遠意 義。

活動來源:連結

💡 溫馨小提醒,活動有可能會因主辦單位調整日期或停辦,請您出發前務必至主辦單位官網或FB確認!
☎️ 活動資訊提供、交流、新聞稿發佈,請 與我聯絡
📧 活動辦理及報名,請您直接洽詢主辦單位,本站僅供活動收集整理
🎫 如果您在旅行有訂票及訂房需求,可參考 Klook(link is external) | KKday(link is external)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202 當伯公遇見土地公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常設展-202 當伯公遇見土地公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桃園區三民路一段100號 (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
龍潭電影院8月 (11場)

龍潭電影院8月 (11場)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680號 (桃園市立圖書館龍潭分館)
社區小織女活動

社區小織女活動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中壢區 (中壢區(桃園市)=)
壢小故事森林教育推廣活動(8月8場)

壢小故事森林教育推廣活動(8月8場)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中壢區博愛路52號 (壢小故事森林)
114年度初階國台語歌曲教唱研習

114年度初階國台語歌曲教唱研習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觀音區 (觀音區(桃園市)=)
書法研習班

書法研習班

時間: - 地點:【桃園活動】桃園市龍潭區 (龍潭區(桃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