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動地景:變動中的邊界與身體—楊芝涵 個展

浮動地景:變動中的邊界與身體—楊芝涵
日期
-
地點
新竹市北區西門街258號 (加沃文行 +wò Cultural Practice)

藝術家楊芝涵長期關注繪畫如何重構地方、邊界與身體之間的關係。
《浮動地景:變動中的邊界與身體》將於 2025 年 11 月 18 日至 12 月 20 日在加沃文行展出。
對楊芝涵而言,「邊界」並非穩定的分界線,而是一種持續移動、滲透與生成的過程。
本次展覽多呈現其2022 年自英國倫敦藝術大學碩士返台後的新作,將新竹的生活經驗作為創作核心,與在倫敦都市環境中的體感相互疊合,建構出介於記憶與現實之間的動態地景。

在畫面中,顏色與筆觸的碰撞生成如有機體般的律動,景觀處於尚未定型的狀態,凝縮與擴散並存,城市活動與日常痕跡的殘像被捕捉其間。
作品以室內、建築與城市空間的拆解重構為基礎,使畫面游移於秩序與混沌之間。
在這些浮動而模糊的景觀中,身體的感知、記憶與心理被折射出來,形塑出「移動的邊界」,展現個體與空間、時間、環境互動下的流動狀態。
這些繪畫不只是生活經驗的再現,更是一種持續生成、未竟的視覺經驗。

楊芝涵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後赴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取得繪畫碩士學位,並於2022 年於義大利 T293 Gallery 舉辦個展《UNFOLDING LANDSCAPE》,作品亦曾於羅馬、倫敦、上海、首爾等地展出。
她以敏銳的都市觀察與詩意化的視覺語言,持續探問人類、身體與環境之間的複雜連動,展現當代繪畫的感知深度與實驗性。

展覽期間將以藝術家的創作方法為延伸,於 12 月 6 日(六)下午 2:00 舉辦【請坐,看見日常的形狀與想像-藝術家工作坊】。
工作坊由楊芝涵親自帶領,以「椅子」作為出發點,邀請參與者透過速寫與拼貼觀察並解構日常物件,進一步思考如何將熟悉的形體轉化為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視覺語言,並以壓克力創作完成一幅個人化的半具象作品。

💡 溫馨小提醒,活動有可能會因主辦單位調整日期或停辦,請您出發前務必至主辦單位官網或FB確認!
☎️ 活動資訊提供、交流、新聞稿發佈,請 與我聯絡
📧 活動辦理及報名,請您直接洽詢主辦單位,本站僅供活動收集整理
🎫 如果您在旅行有訂票及訂房需求,可參考 Klook(link is external) | KKday(link is external)

「蛹.詠」來自身體的聲音

「蛹.詠」來自身體的聲音

時間: 地點:【新竹活動】新竹縣竹北市縣政九路146號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新竹縣文化資產系列活動 × 全國古蹟日 × 文化局30周年✨

✨新竹縣文化資產系列活動 × 全國古蹟日 × 文化局30周年✨

時間: - 地點:【新竹活動】北埔、關西、新埔、尖石、芎林
陳氏宗祠古蹟建築賞析

陳氏宗祠古蹟建築賞析

時間: - 地點:【新竹活動】新竹縣新埔鎮 (新埔鎮(新竹縣)=)
無情客語·走讀芎林12村-飛鳳行路新鳳村

無情客語·走讀芎林12村-飛鳳行路新鳳村

時間: 地點:【新竹活動】新竹縣芎林鄉 (芎林鄉(新竹縣)=)
新瓦屋【或者書店主題書展】來自地方的永續設計

新瓦屋【或者書店主題書展】來自地方的永續設計

時間: - 地點:【新竹活動】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親子共讀樂融融:性平妳我他

親子共讀樂融融:性平妳我他

時間: 地點:【新竹活動】新竹縣竹東鎮新竹縣竹東鎮環山路一號 (新竹縣竹東鎮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