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以「傳承信仰、連結社區、共創未來」為宗旨。
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不僅是一座歷史建築,更是一段跨越時空的信仰旅程。
這座坐落於湖口老街上的教堂,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湖口車站。
隨著鐵路的遷移,這片土地承載了新的使命,成為傳播福音的聖地。
走進教堂,濃濃的義大利風情撲鼻而來。
洗石子牆面、彩色玻璃與獨特的壁雕壁畫,見證了當年傳教士們的熱情與奉獻。
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不僅是靜態展覽空間,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交流平台。
館方舉辦各式藝文活動,如音樂會、講座等,讓文化館成為社區居民學習成長的園地。
對於湖口居民來說,這座教堂是共同的記憶。
這裡曾 是信仰中心,也是社區聚會的場所。
如今,文化館的成立,讓這份記憶得以延續,也為這個小鎮增添了一份獨特的文化氣息。
天主教剛到湖口傳教時, 是以租房子當作場所,後來教友日益增多, 義大利籍滿思謙神父為了提供教友正式的聚會空間,便 籌募資金買下 原大湖口車站舊址,籌建新教堂。
民國 54 年,「聖母皇后堂」正式啟用。
歷經歲月變
遷,民國 54 年老湖口「聖母皇后堂」正式啟用。
民國 82 年因神父、修女年事已高,教堂無人管理,故吹熄燈 號;直至民國 90 年,經社區居民努力奔波,天主堂重新打開;民國 93 年「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正式成立,與老
街另一端的古蹟三元宮遙遙相對,共同見證老街發展史。
民國 95 年天主堂登記為新竹縣歷史建築物,迄今已成為社區居民藝文中心,是與在地緊密結合的最佳例證。
老湖口天主堂文化館致力於保存天主教在湖口的歷史足跡。
透過文物展示、教育推廣及社區參與,將教堂轉型為一個集宗教、文化、藝術於一身的複合式空間,為地方注入新的活力,並成為社區居民共同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