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
地點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20號 (桃園市復興區公所)
泰雅族為臺灣原住民族中極具織布文化特色的族群,其傳統服飾系統中,細緻的圖紋、顏色搭配與手工技藝,皆展現族人與自然、祖靈及社會身分的深刻連結。
當中,「女子頭巾(纏頭帕)」是一項蘊含文化意義的重要服飾配件,具備身份象徵、儀式用途與審美功能,長期以來在族人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傳統上,纏頭帕不僅用於日常穿戴,也常見於婚禮、祭儀、成年禮等重要場合,其上常織有如「祖靈之眼」等圖騰符號,結合紅、黑、白等傳統色彩,象徵祖靈庇佑、勇氣與純潔。
頭巾的圖紋與製作方式也反映家族脈絡與地方風格,是泰雅女性成熟與尊貴的象徵之一。
然而,隨著現代社會變遷與生活型態改變,這類傳統配件與其文化意涵正逐漸被淡忘。
許多族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對頭巾的用途與文化背景感到陌生,甚至不知道泰雅族服飾中原來有這樣一項重要的配件。
這不僅顯示知識斷層的危機,也反映文化傳承系統的缺口。
因此,為了保存泰雅族服飾工藝,提升族人對自身文化的認識與自信,桃園市復興區公所特規劃辦理本次課程。
課程設計結合文化導入、技藝教學與創意實作,透過三日學習,讓學員從編辮、辮繡、縫製到成品展示,完整學習傳統頭巾的文化價值與過程,課程結束後頒發結業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