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觸動 Touching:活水—2025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以「非具象」為策展核心,從身體觸感、媒材回應到情感流動,全面探索水彩在當代藝術中的再造性與可能性。
本屆展覽陣容堅強,匯聚來自澳洲、日本、美國、瑞典、德國、英國、韓國、菲律賓、瑞士與泰國等10國15位國際藝術家,以及17位臺灣藝術家,共展出123件作品。
創作涵蓋抽象、心象、觀念與材料實驗等多重面貌,呈現水彩媒材在當代語境下的多元與開放性。
展覽由廖新田教授、王公澤副教授及游雯珍老師共同策畫,三位策展人以藝術史、美學評論、創作實踐與教育推廣的不同專業背景,共同奠定展覽深厚的理論視野與文化結構。
今年亦首度推動「培力策展人計畫」,由張家荣助理教授、曾宥誠創意總監與呂如笙老師組成策展團隊,展現活水雙年展在國際視野之外,亦積極培育新世代策展能量,使策展語彙得以在世代間持續發展與擴散。
展期間規劃15場教育推廣活動,從思想、材料、技法到創作的完整面向推展「觸動」的策展精神。
其中,「學術論壇」邀請黃光男、廖新田、陳明惠、陳泓易、洪明爵及蔣玉俊等重量級學者專家,從水彩史、抽象美學、女性主義、影像感知與技法研究切入,為展覽奠定深度的美學討論基礎。
材料科學專題則由韓國 Mijello徐旻珍社長、馬可威創辦人賴健峰執行長、藝術家張家荣,以及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系主任翁梁源共同主講,以「科學 × 藝術」的雙向視野,引領觀眾重新理解水彩媒材的本質與特性。
此外,工作坊由賴健峰與藝術家柯適中共同帶領,分別透過手作水彩筆與從具象走向抽象的創作實作,讓民眾親身體驗水彩在肌理、速度與觸感之間的創造活力,體現水彩藝術「觸動而生」的核心精神。
本屆雙年展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段回到感知本質、重新理解水彩語言的藝術旅程。
期盼透過作品、活動與觀者之間的多重互動,在城市中激盪出嶄新的美學觸動,為臺灣水彩藝術書寫新的篇章。
活動來源: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