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仲涵專注於結合光影與聲響的藝術創作,熱衷於探索空間與自我。
近期的代表作品是「光電獸」系列,自首次提出以來,已累積了40餘件件作品。
「光電獸」為一系列現地製作的聲光作品,由2017年依附在台南月津港一座橋的結構開始,逐漸演化成創造空間之經驗。
光電獸的作品曾在多個展覽中展出,包括近年的台東光祭與月津港燈節,以及忠泰美術館的「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姚仲涵與大聲光電工作室創作理念是以音樂為共同語言,透過裝置實現空間,連結建築與人。
本次展覽為姚仲涵針對苗北藝術中心展覽室所呈現的現地製作作品,作品「光電獸#42 – 節奏牆柱」 以展覽空間的柱體結構為靈感,探索聲音、光影與空間之間的共鳴關係。
作品融合新媒體藝術、噪音藝術與聲光裝置,透過動態光源與多層次聲響,將柱體轉化為節奏的載體,使之成為感官體驗的節點。
觀者在穿梭於柱體之間的同時,將感受到聲光交織的節奏流動,重新詮釋空間的邊界與秩序,打造一場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感知之旅。
姚仲涵
創作是姚仲涵生活的一部分,從看似壞掉的日光燈到富有生命力的燈光、從解構的聲音藝術到結構性的音樂製作、從鏡框式作品到空間尺度的思考,無論作品形式如何轉變,不變的是追求自我對於創作的可能性。
2005年開始從事聲響創作,代表作品有日光燈裝置「流竄座標」,以及2017年開始的「光電獸」系列作品。
創作身份多元,除藝術家外,也為聲響創作者與DJ,同時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
曾獲臺北數位藝術節聲音藝術首獎(2008)、臺北美術獎優選(2017),並多次受邀參與國際展覽與演出。
2017年發起大聲光電工作室,獲ADA 新銳建築獎佳作(2022)、倫敦設計雙年展(with偶然設計)最佳設計獎(2023)。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