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本展覽以書法、花鳥、山水為主題,展出融合文人畫意趣與自我創作精神的書畫作品。
展覽匯集黃哲夫老師及長青領航大學國畫班學員的心血結晶,呈現書畫同源的藝術魅力,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與家鄉情懷,

由一群熱愛創作的藝友共同參與,展出內容橫跨書法、水墨、捏陶、刻陶、陶印、拓碑與詩詞等多元領域,展現「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精神。

從在地故事、設計轉譯,到市場驗證,如何讓一個商品從概念走向市場?深耕文創設計與商品開發,實戰分享從地方故事轉化文創開發概念到順利走進市場的完整方法。

「胡文賢七十回顧展」精選藝術家旅歐期間的重要創作與近年返台潛心繪製的代表之作,將於7月9日(星期三)至7月27日(星期日)在桃園文化局3樓第二展覽室展出。
胡文賢擅長以寫實技法傳達超現實意象,題材涵蓋人體、靜物、廢墟、歷史場景與神話情境,並貫穿尼采式的悲愴虛無與弗洛伊德式的夢幻慾望。
他以女性身體為創作軸線,探討愛慾、生死與潛意識之衝動,呈現一種赤裸而真誠的浪漫美學。
他的畫面常伴隨空曠透視與殘敗遺構,彷彿在時間的廢墟中重塑靈魂與生命的重量。

胡文賢,1955年生,自幼即對藝術懷抱熱情,1978年畢業於國立藝專國畫組,1983年遠赴西班牙進修油畫創作,自此旅居歐洲逾四十年。
從台灣到馬德里,他歷經人生起伏與創作低谷,以「滄桑之後」的深刻體悟貫穿創作生涯,鍥而不捨探索藝術之本質。
他深信:「藝術不是裝飾,而是靈魂的告白。
」在寂寞與堅持之中,他逐步建構起融合東西方精神語彙的創作風格,畫布之上記錄著生命的裂痕、情感的震顫與文化的交融。

【朵兒的海洋花園】(黏土捏塑)系列課程
7/05(六)10:00-11:00《小兔的多肉植物小花盆》;
7/05(六)11:00-12:00《Siamese cat的圓葉山烏龜》;
7/19(六)10:00-11:00(壓克力繪畫)小兔日式刨冰;
7/19(六)11:00-12:00(黏土捏塑)卡皮巴拉的水上樂園(名片、便條夾)

活動來源:連結

菌村漫遊藝術教育特展結合6組藝術家共同推出藝術教育展《菌村漫遊》,本次展覽以「菌」為概念,從自然中細緻而強韌的菌絲聯結出發,象徵馬祖新村作為文化與創意的孵育基地,如何在家庭、社區與藝術教育之間串聯出一張彼此滋養的文化網絡。
藝術家導覽工作坊由策展藝術家親自導覽,展覽以多感官互動為特色,結合聽覺與嗅覺等元素,打造沉浸式的觀展體驗,展場更延伸至戶外空間,讓大小朋友都能以不同方式進入這場菌菇奇幻之旅。

活動來源:連結

菌絲,無聲無息,在大地中悄然蔓延,將生命、環境與記憶連結起來。
六位藝術家以「菌」為概念,透過展覽及一系列工作坊擴展與交織,邀請觀眾漫遊於馬幼藝所,感受藝術如菌絲般在空間中,架起一張互相滋養的網絡。

活動來源:連結

中華書道學會自成立以來,持續致力於書法藝術的推廣與傳承。
此次特別舉辦國際書法聯展,邀請來自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的書法同道共同展出逾百件作品,將於114年7月2日至7月20日於桃園市政府文化局2至3樓畫廊展出,內容涵蓋篆、隸、草、行、楷等書體,風格橫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展現書藝的多元樣貌,誠摯邀請各界蒞臨欣賞,共同感受書法藝術的深厚底蘊與時代生命力。

本次展覽不僅是書法創作成果的集中展現,更是一場跨國文化對話的藝術饗宴。
參展作品風格多元,既有靜謐內斂的傳統筆韻,也有奔放自由的當代表現,體現書法在當代藝術中的活力與魅力。
中華書道學會期望透過此次展覽,讓更多人認識書法藝術的深度與廣度,激發社會大眾對書藝美學的共鳴,進一步促進國際文化交流與藝文發展。

中華書道學會前身為已故書壇大老謝宗安先生創立的「橄欖齋書會」,謝老師秉持「書法應與人格相結合」的理念,主張敦品勵學、涵養心性,倡導以書藝弘揚儒家精神。
自民國六十三年起潛心創作與教學,門生遍布全國,影響深遠。
學會成立後,歷任理事長持續推動書法教育與交流活動,包括定期出版《中華書道》季刊、舉辦會員聯展、書法研習班、全國書法比賽與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就斐然。

展出桃園市書法學會成員66件創作,涵蓋書法、水墨與陶藝等類型。
書法作品包含篆、隸、草等多種書體,呈現學會朝向多元書畫創作風格發展的成果,展現傳統藝術形式與現代創作的結合。

由藝術家余海芳老師所創作的水墨畫作品,將大自然的花鳥、山水繪製得栩栩如生,賦予每一幅畫作獨一無二的靈動與詩意,展現天地萬物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