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嵐田茶研所主理人、第四代茶傳人謝碧珍老師主講,以「舞茶五香」為題,帶領大家以五感探索臺灣茶文化。
「舞」象徵茶葉舒展的優雅姿態;「五香」則代表清香、熟香、蜜香、花香與果香五種茶韻。
透過體驗引導學員感受茶湯在口腔與喉間的層次變化,認識茶葉品種、製程與風土故事,從中領略茶文化的細膩與深遠。

本講座將於114年10月21日上午9時起開放線上報名,名額60名,額滿截止。
有興趣的民眾請至苗栗縣立圖書館官方網站「線上報名區」 (網址:lib.miaoli.gov.tw)完成報名,或洽詢圖書館饒小姐(電話:037-559243,假日:037-559001)了解詳情。

活動來源:連結

本次2025年的演出適逢農曆『蛇』年,更是漢霖邁向第40個年頭,團隊特別規劃一齣精彩且應景的節目—《舌(蛇)燦蓮花》,表演內容包含相聲、戲劇、雙黃等元素,藝員們各展所長,只為了爭「誰的口才比較好?」「誰說得比較精彩?」並且,用各自最擅長的表演型態和節目內容來證明自己「舌燦蓮花」。
期望透過說唱藝術,傳達固有傳統文化之美,並以寓教於樂的氛圍,使觀賞節目的苗栗鄉親們有機會親炙此表演形式之獨特丰采。

入場方式:索票入場,10月17日(五)上午9時起,於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一樓服務台及苗栗高鐵站、台鐵竹南站與苗栗站旅遊服務中心開放索票,每人限索4張,索完為止。

活動來源:連結

秋去冬來,立冬已悄然報到,立冬是冬季的開始,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傳統習俗此時就會安排進補,意指一年辛勞,歷經寒暑,體力衰弱,透過食補來補充營養恢復元氣,養精蓄銳為年後做準備,值此歲末時分,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分享園圃間豐收的喜悅。

今年11月,苗栗縣立圖書館將帶來一系列以「立冬進補背曬陽 小雪舒心看好書」為主題,分享關於立冬進補的志工說故事活動,共計14場次,包括:《超神奇糖果鋪》、《田鼠阿佛》、《石頭湯》等,歡迎家中有0-5歲嬰幼兒、幼兒園或國小中低年級學童的家庭在每週三下午3時至4時、每週六與週日上午10時至11時踴躍參與(自由入場參加)。

苗栗縣立圖書館也特別規劃了一場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客語說故事活動,將於11月26日(星期三)下午3時至4時舉辦《石頭湯》,內容是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
大致講述了幾個餓著肚子的外地人去到一個村莊裏,蠱惑當地人主動分享食物的故事,讓孩子聆聽故事之際,學習客語詞彙、認識客家文學的魅力,延續文化傳承,也深化語言學習。

為了讓更多孩子能夠接觸這些有趣又富教育意義的故事,圖書館特別安排多位志工輪流講述故事。
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孩子們的認知與專注力,也能激發他們的想像與創造力,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與習慣。

客語薪傳師用童趣且口語化客語,分享有趣的繪本故事!並延伸故事內容帶領孩子進行動手創作及玩的活動,將帶給孩子一個豐富的體驗。
難得的限定活動,歡迎大手牽小手一起來玩。

活動主題:
11月01日/故事名稱:紅公雞 延伸活動:魔法書
11月09日/故事名稱:可以一起玩嗎? 延伸活動:馬賽克貼畫
11月29日/故事名稱:蔬菜逃家了 延伸活動:蔬菜搓紙畫
招收對象:4-6歲之幼兒(家長須全程陪同)。

名額:每場限額25人
報名時間:2025年10月25日10:00 起開放報名
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305012768ccc4021ffc8
報名相關問題請洽:客家文化課 037-663038分機1501 張小姐

活動來源:連結

《編出客家夢》那些編舞家沒說出口的…
以黑盒子實驗劇場 帶領觀眾走入編舞家的創作世界
2024年,惠風舞蹈工作室首度以「客家貢獻獎」得主周惠丹老師的編排的經典客家舞蹈作品為基礎,將編舞家的創作心路歷程,轉化為兼具戲劇與舞蹈的跨領域實驗演出,《編出客家夢》突破傳統單面向舞台形式,首度以環繞式黑盒子實驗劇場呈現,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而是走入編舞家的創作宇宙,近距離感受舞蹈誕生的喜悅與挑戰。

2025年,惠風舞蹈工作室代表苗栗縣參與「北臺區域傑出演藝團隊藝文交流計畫」,再製《編出客家夢》巡迴苗栗、桃園演出,持續以現代創新劇場手法詮釋,吸引年輕世代走進劇場、走進客家。

《編出客家夢》黑盒子客家舞劇是靈活多變的沉浸式演出,拉近了觀眾與表演者的距離,邀請您一起來體驗現場的真實張力與藝術魅力。

入場方式:索票入場,請至 ACCUPASS 線上報名系統(請搜尋惠風舞蹈工作室)。

聯絡電話:惠風舞蹈工作室 037-320293

活動來源:連結

活動亮點:
YoYo家族精彩表演
魔術師神奇秀
小朋友最愛的煙霧泡泡秀
1000份萬聖小禮物+精美糖果
48家在地店家萬聖優惠券大放送!
變裝遊行嘉年華
變裝摸彩活動,驚喜好禮等你拿
活動宣傳大使:Christina、艾咪

活動來源:連結

洪麗美水墨個展,在寫實與寫意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山水的骨架要穩,氣勢要足,但筆觸也要保留空間與流動,讓觀者有呼吸的餘地。
飛瀑的水勢、雲霧的氤氳、雪景的清寒,這些不只是景象,更是心境的寄託。

「雲墨生光」而有一層很深的自我提醒——在水墨的雲氣之中,尋找一線不造作的光。
這次展出的49件作品,每一幅都藏著 我與自然對話的片段。
而讓畫作觸動觀者賞心悅目,便是我最深的喜悅。
於是在「山水雲瀑的氣韻」、「花鳥中的細膩情感」,也更強調創作是從「觀察、體會、沉澱」中自然流出筆墨的韻味。

活動來源:連結

作者經歷龍、鳳、鳥獅等商品化觀賞工藝動物題材的鍛鍊,累積對天然材質探索的豐富經驗後,開發出「根雕大象」新題材表現。
「根雕」強調對天然材質的瞭解,從材質自身中找出「體」,讓精神全然的融入材質,從充滿紋理變化的天然奇木中雕出大象的造型與情感,可定位為作者的「原始本能」創作階段。

以「根雕大象」題材作品聞名,駐立於三義木雕博物館前的3件之奇木大象即為其作品,「大象」從此也成為簡明光的別名。
作品充滿虛實思辨與哲理情感,著重從材質本身看出形相,並順應木材的自然肌理裂紋進行雕刻,既是內在心靈世界的所指所感,也是與材料之間的賦情對話。

展出作品40件,相關訊息至三義木雕博物館網站https://wood.mlc.gov.tw查詢。

活動來源:連結

嘉義市早期因阿里山的木材造就嘉義市成為「木都」美名,又有「木材城市」之稱,擁有木雕工藝的最佳資源,蘊育出優質文化藝術,是臺灣木雕藝術發展的重要城市,嘉義市木雕學會,該會以傳習及推廣木雕工藝為宗旨,展出作品涵蓋人物、動物、故事等主題,展出作品的手法強調精緻細膩技藝,讓民眾了解創作之美,藉由木雕聯展木雕創作者互相觀摩作品,研究雕刻創作技藝,達到多元創意木雕工藝技藝,得以傳承進而發揚光大,是一場具有特色的木雕工藝展。

為推廣木雕工藝,作品精雕細琢、巧奪天工,皆具獨特個人風格與創意展現,隨著時代不斷變遷,希望更多木雕新秀對木雕藝術的精進創作,讓木雕技藝之美得以繼續傳承。

展出作品70件,相關訊息可上三義木雕博物館網站https://wood.mlc.gov.tw查詢。

洽詢電話:三義木雕博物館 037-876009

活動來源:連結